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资本称发展休闲农业,却让农地里长出了“大棚别墅”!

    信息发布者:wangyiDA
    2018-06-03 18:29:13    来源:农业网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日前,一大棚房出售处大棚样板房照流出。一个封闭的院落被分成两个部分,一半是塑料大棚,里面被装修为具有居住、休闲功能的“类住宅”,大棚外是硬化的地面和亭台。在建设工地,有几十套“大棚房”已经建好,高4米多……



    而“大棚房”出现的原因,主要在于强烈的利益驱动。据了解,如果农民自己种菜,一座大棚辛苦一年可能只收入一到两万元。而一栋“大棚房”的销售收入动辄十几万元,抵得上辛苦劳作好几年。作为“操盘手”的开发者,先低价流转土地、高价公开出售“大棚房”,再接手大棚内部的装修等建设工程,甚至还有人以设施农业的名义申请补贴,“来来回回挣好几遍钱”。由于大棚多位于郊区农田,表面有一层覆膜,藏在其中的违规建筑很难通过卫星拍摄等方式监控发现。


    针对这一事件,小农菌了解到,有些土地属于国家设施农业用地,把土地建设成“大棚房”出售,这是违规的,卖出的“大棚房”,免不了拆除整改的命运。同时,也提醒大家不要轻易听信一些违法违规开发者的“忽悠”,不要购买来路不正、涉嫌违法违规的“大棚房”,避免遭受经济损失。

    点评:
    热了投资,不能冷了农民!

    农业农村成为投资热土,的确让人欣喜。长期以来,资金等要素单向度地由农村流入城市,造成农村严重“失血”,资金短缺成为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。相关部门测算,“十三五”时期,农村供水、道路、电力、通信建设资金需求约3.4万亿元,其中仅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就需要3400多亿元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,提升农村公共服务,发展农村各项建设,巨大的资金需求,无法单纯依靠财政投入一力承担,迫切需要多元化的投资主体。



    据各方面统计,今年前两个月民间投资达919.3亿元,同比增长24.4%,比去年全年增幅高11.1个百分点。民间投资热情高涨,与政策带动密不可分。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激发了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信心,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,调动起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性。有专家预计,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后,可能还会掀起新一轮农业农村投资高潮。


    应当说,民间资本下乡,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质量、效益、竞争力,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,也有助于促进资本、技术、创意、市场、信息等现代要素在农业领域加快融合。但也有一些影响甚至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值得警惕。比如,在有些地方,一些工商资本借发展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特色小镇的名义,变相地搞房地产开发,原本农民用来发展设施农业的土地里,长出了“大棚房”“大棚别墅”;在有些地方,一些工商资本借发展规模经营之名,大规模租赁兼并农户承包耕地,导致农民失去经营主体地位,挤占农民就业空间。


    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、生活之本。应当时刻谨记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农民才是最重要的主体,引进哪些资本、发展哪些产业,要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把农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能否提升作为重要的评判依据。无论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、农村电商,还是发展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,都应把农民纳入产业链条,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收入的机制,稳定农民与各类投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。



    对于民间资本下乡,一方面,要采取各种方式优化农业农村的投资环境,保护好投资者的积极性,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、金融资本投入农业、建设农村。另一方面,要设立必要的“防火墙”,通过严格准入、动态监督、事后监管等机制,防止出现资本排挤农民,剥夺农民的机会和利益等情况发生。


    热了投资,不能冷了农民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农民才是最重要的主体,引进资本、发展产业,要着眼于提升农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只有农民的日子过得热火朝天了,投资才能真正见效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